2017-09-15 10:12 | 來源:未知 | 作者: 田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惠州市華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汽車電裝、光電、通訊部件等行業為主導的大型高科技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華陽集團在報告期內的經營規模呈現下滑趨勢,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52.49億元一路下降到2016年的42.47億元,但與此同時應收賬款凈值不僅未見減少,相反還出現了顯著增加,2012年末時還僅為9.05億元,而2016年末的應收賬款凈值則已經高達14.59億元。這就導致該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持續下滑,根據相關數據披露,華陽集團2016年應收賬款周轉率僅為3.55,相比2014年和2015年的4.79和4.27大幅下降。
典型者如華陽集團與大客戶“遠景汽配”之間的銷售業務,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華陽集團在2016年對客戶遠景汽配銷售金額僅為1.88億元,當年末應收賬款余額則高達1.61億元,也即針對該客戶的賒銷比率高達80%以上,在華陽集團2014年和2015年針對主要客戶的銷售當中從未出現過這樣的現象。
類似情況還存在于大客戶上汽通用五菱身上,華陽集團在2016年對該客戶銷售金額僅為8688.79萬元,當年末應收賬款余額則高達8535.14元,對應著該客戶的賒銷比率更是高達90%以上。
持續下滑的經營規模伴隨著高漲的賒銷額度,這樣的數據表現一方面令人懷疑該公司的賒銷政策和信用政策在上市前的2016年出現較大變化、在上市前通過人為操縱結算政策來刺激短期銷售增長,另一方面也說明華陽集團的主營業務回款難度增加、面對下游客戶并無談判優勢,令投資者對華陽集團未來盈利能力的可持續性抱有疑慮態度。
此外,華陽集團的多項經營數據與該公司的經營規模變動趨勢背離,匹配性存在疑點。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華陽集團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僅小幅增長了2.46%,而同年凈利潤則同比大幅增長了77%,稅前利潤同比增加了1.6億元以上。在這其中人力成本的下降是該公司利潤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現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科目2016年支出金額為5.7億元,相比2015年的6.19億元大幅減少了近5000萬元。
在人力成本支出金額下降的背后,則是華陽集團員工數量的減少。根據招股書披露,該公司2014年員工總數還多達9814人,到2016年則只有7842人,裁員幅度達20%以上,對此招股書解釋稱“主要原因系視盤機市場萎縮及發行人提高自動化生產”。
但是在正常的經營邏輯下,如果華陽集團提高了產品生產的自動化,就必然需要針對生產線實施自動化升級改造,并導致機器設備類固定資產的新增投資。但事實上,根據招股書披露,華陽集團2014年到2016年的機器設備類固定資產原值分別為24138.36萬元、22737.43萬元和19952.74萬元,不僅沒有任何增加,相反還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未看出任何生產線自動化升級改造的投資支出。這與該公司在招股書中解釋員工數量在報告期內減少的原因相互矛盾。
不僅如此,根據招股書披露華陽集團的主營產品產能在報告期內也出現了明顯增長,其中車載視頻播放器/車載影音導航系統產能從2014年的192萬套增長到2016年的240萬套,這也令人質疑該公司的固定資產投資與產品產品之間的匹配關系是否正常。
最后再來看華陽集團的能耗水平,根據招股書披露,該公司2014年到2016年用電量為6375.9萬度、5685萬度和5156.24萬元,連年大幅減少,累計降幅高達17個百分點;同期該公司的銷售收入從2014年的45.59億元下降到2016年的42.47億元,降幅尚不足7個百分點,“車載視頻播放器/車載影音導航系統”產量累計降幅尚不足5%,同時“車載音頻播 放器”產品產量更是大幅增長了近40%。也即華陽集團的經營規模與耗電量也并不匹配,生產能耗大幅下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