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11:50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馬嘉悅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新增信托項目個數有所提高,但規模卻在下降,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袁田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信托業在穩步降規模的同時不斷探索結構優化。
2019年以來一直處于下降趨勢的信托行業資管規模,三季度降幅進一步加大。來自中國信托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受托資產減少到21.99萬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2.39%。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新增信托項目個數有所提高,但規模卻在下降,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袁田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信托業在穩步降規模的同時不斷探索結構優化。
信托資產結構調整明顯
來自中國信托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受托資產余額為21.99萬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5376.90億元,環比下降2.39%,與二季度0.02%的降幅相比,下降幅度較大。
其中,作為通道業務代名詞的事務管理類信托余額為11.60萬億元,規模延續2018年以來的持續下降態勢,較二季度末減少0.82萬億元,環比減少6.58%,占比降至52.75%,構成信托資產整體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袁田看來,信托資產規模持續回落,與宏觀經濟和監管環境密切相關。“2019年下半年,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和挑戰。信托業嚴格落實‘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整改要求,嚴監管、強合規、重治理的監督執行效果明顯,信托業管理資產規模繼續回落。”
從信托資金來源來看,截至三季度末,單一資金信托占比由上一季度的40.97%下降為39.50%,而集合資金信托占比由上季度的43.57%上升到44.74%。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新增信托項目累計15254個,同比增加26.74%;規模為4.68萬億元,同比降低1.93%。其中集合資金信托新增規模為2.15萬億元,同比上升37.56%,占比為45.91%;單一信托新增規模為1.17萬億元,同比下降28.12%,占比24.93%;財產信托新增規模為1.36萬億元,同比下降14.01%,占比29.16%。
袁田分析稱,新增信托項目個數的提高與規模的下降相比,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信托業在穩步降規模的同時不斷探索結構優化。
風險暴露有所上升
風險事件一直是大眾關注信托業的焦點問題之一。
根據信托業協會數據,截至三季度末,信托行業風險項目個數與規模方面均呈上升趨勢,風險項目數量為1305個,環比增加18.64%;風險項目規模為4611.36億元,環比增加32.72%。
袁田認為,在嚴監管、強監管的政策措施下,信托資產風險率持續推高,一方面,信托行業應引起高度重視,強化風險防控和合規建設。另一方面,從信托風險項目的資產來源角度,集合類信托與財產權信托風險項目規模占比呈下降趨勢,單一類信托風險率有所提升,占比41.36%。信托行業總體風險仍在可控范圍。同時,短期兌付壓力仍須重點關注,尤其是四季度最后一個月信托項目到期兌付的規模比較集中,資金流動性管理尤為重要。
另外,在宏觀經濟周期與金融監管政策的共同影響下,信托行業資金投向發生明顯變化。截至三季度末,投向工商企業的信托資金占比依然穩居首位,信托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的立業之基堅定不動搖,相較于二季度末,投向房地產與金融機構領域的信托資金占比下降明顯。
房地產業務由升轉降
近年來因高收益率以及優質抵押物而狂飆突進的房地產業務在今年三季度按下了“暫停鍵”。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托資金余額為2.78萬億元,較二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這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規模的環比增速為負。
袁田表示,這充分表明信托行業積極響應中央政策,“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進一步嚴格落實銀保監會對房地產信托業務監管的明確要求,有效遏制房地產信托的規模增長,防范風險過度積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