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4 01:34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劉海英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美國擁有眾多大型跨國公司,多年來主導著全世界的經濟走向,是美維持其世界強國地位的重要力量。而美國小企業的光芒似乎被眾多大公司的光環所掩蓋,有些不顯山不露水。但實際上,小企業對美國經濟和社會的貢獻與大公司相比也毫不遜色。
圖片來源:SBIR官網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顯著優勢,包括“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的顯著優勢”。
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科技力量的支撐值得期待,提高對科技自身的治理效能成為共同關切;與此同時,科技領域的全球協同與互學互鑒,如何助力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也成為值得探討的話題。
為此,我們開設《科技創新·全球治理》專欄,希望通過整理國際案例,深刻總結國外正反兩方面經驗,在全球格局中,用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眼界和氣魄,與廣大讀者一道,共同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1月30日,在度過了瘋狂的“黑色星期五”之后,美國民眾迎來了“小企業星期六”。美國小企業管理局(SBA)希望民眾在小企業購物、消費,以此來支持當地小企業。
雖然很多小企業都將“小企業星期六”作為消費季的重要活動內容,但對于更多的創新創業型小企業來說,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SBIR)和小企業技術轉移計劃(STTR),才是它們在這個時代的追逐目標。
小企業,美國經濟的重要基石
美國擁有眾多大型跨國公司,多年來主導著全世界的經濟走向,是美維持其世界強國地位的重要力量。而美國小企業的光芒似乎被眾多大公司的光環所掩蓋,有些不顯山不露水。但實際上,小企業對美國經濟和社會的貢獻與大公司相比也毫不遜色。
2016年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在美國560萬家公司中,99.7%的企業員工人數少于500,98.2%的企業員工人數少于100。這些小企業的存在,對于美國經濟增長、技術創新和產業多樣性至關重要。
美國政府一直重視小企業發展問題,早在1953年即成立了SBA,幫助維護小企業利益,促進小企業發展。而1982年創立的SBIR及后來的STTR,則成為政府鼓勵小企業創新,推動美國科技發展的重要舉措。
SBIR,鼓勵小企業參與聯邦創新
SBIR是根據美國1982年《小企業創新發展法案》建立的一項政府計劃,由SBA負責協調,旨在將小企業納入美國國家科研體系,通過鼓勵小企業參與具有商業化潛力的聯邦研發項目,刺激高科技創新,滿足特定的研發需求。而SBIR定義的小企業,除業主國籍、營業場所所在地等規定外,重要的一條標準就是員工人數少于500。
為保證SBIR的持續穩定發展,國會立法規定,每年非本單位使用的研發預算超過1億美元的聯邦機構,必須將一定百分比的預算資金用于該計劃。近些年,聯邦機構中SBIR資金占比在逐步上調, 2017年上調至3.2%。目前,已有農業部、商務部、能源部、國防部等11個聯邦機構參加了SBIR計劃, 2019財年為SBIR提供的預算資金達到了32.8億美元。
STTR,推動創新成果商業化
在SBIR創立10年后,1992年,美政府推出了STTR。該計劃以SBIR為藍本,旨在刺激技術創新,通過推動公私合作促進技術轉讓,推動聯邦研發創新的商業化。STTR要求擁有超過10億美元非本單位使用的研發預算資金的聯邦機構,為小企業和非盈利機構保留一定比例(目前為0.4%)的研發資金。
目前,國防部、能源部、衛生與人類服務部、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國家科學基金會5個機構參與了STTR,2019財年為STTR提供的預算資金達到4.5億美元。
STTR的大目標與SBIR近似,但更關注創新成果的商業化,也更鼓勵小企業與非盈利研究機構的正式合作,要求小企業與合作機構簽署知識產權協議,詳細規定知識產權的分配以及開展后續研究、開發或商業化活動的權利。
兩計劃,讓萬千小企業受益
SBIR和STTR兩個計劃自實施以來,對美國經濟和科技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已成為美政府支持小企業技術創新最重要的計劃。有成千上萬的美國小企業獲得了研發資助,數十萬科研人員參與其中并受益。高通、賽門鐵克、iRobot、Genzyme等一批如今享譽全球的大公司,都是這兩個計劃的受益者。
2019年6月,NASA宣布了最新一期共363個SBIR和STTR計劃,為實現登月目標服務。這些項目涵蓋了支持人類太空探索的各種應用研發,如具有集成感應和感知子系統的智能登月車車輪、更輕便的可舒展太陽能電池板等。
NASA太空技術任務部副主管吉姆·羅伊特表示,這些技術對于NASA實現其各領域目標有很大幫助。他說:“這些小企業帶來的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思想令我們感到興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