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 13:57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PO文件顯示,百多安目前擁有多條產品線,涵蓋血管通路、神經外科、其他材料改性等領域,現有4個主要產品項目,包括:經外周中心靜脈導管(PICC)、顱腦外引流系統、外科引...
近日,上交所重新恢復了對“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多安”)申請科創板上市的審核進程。
根據IPO文件,百多安是一家致力于將醫用材料改性技術應用于植介入醫療器械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本次發行不超過2052萬股,計劃募資7.60億元,將分別用于“醫用導管產業化升級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及信息化建設項目”,以及補充運營資金上面。
其中,計劃用于補充運營資金的募資金額為2億元,占募資總額將近三成。
收入來源單一化趨勢明顯
IPO文件顯示,百多安目前擁有多條產品線,涵蓋血管通路、神經外科、其他材料改性等領域,現有4個主要產品項目,包括:經外周中心靜脈導管(PICC)、顱腦外引流系統、外科引流系統,以及其他材料改性的醫用耗材產品。
百多安系國內第一個取得國產PICC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的企業,打破了進口產品在國內PICC市場的壟斷。并且,憑借PICC產品的相關技術,百多安還曾獲202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下稱“報告期內”),百多安實現營收1.77億元、2.37億元、2.10億元及1億元,同期實現凈利潤3131.72萬元、4155.51萬元、4289.73萬元及1845.78萬元。
其中,由產品銷售貢獻的主營收入分別為1.76億元、1.76億元、2.08億元、9970.53萬元,占營收比例為99.44%、74.26%、99.05%、99.56%。這里面來自PICC產品的銷售占比,已經由2019年的39.60%上升至2022上半年的46.69%,收入來源單一化趨勢日益明顯。
《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百多安在首輪回復上交所時透露,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略有下降,預計2023年一季度繼續下滑1.57%。引發上交所在第二輪問詢時要求說明,PICC產品是否存在因臨床需求不足導致收入增長不可持續的風險。
在第二輪回復中,百多安表示,2020年我國新增腫瘤患者457萬人,PICC年使用量僅58.62萬根左右,相比于美國228萬新增患者人數及250萬根PICC置入量而言,擁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在未來,PICC除了應用于腫瘤化療輸液場景之外,還有望在中長期靜脈輸液中普及使用。
銷售及管理人員數量遠高行業
需要注意的是,百多安還因其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在2021年出現較大增幅,受到上交所關注。
報告期內,百多安的銷售費用分別為7050.38萬元、7072.77萬元、7919.50萬元、3414.24萬元,占營收比例最高時一度逼近40%。同期的管理費用分別為1814.20萬元、1822.47萬元、2412.43萬元、1226.33萬元,占營收比例已由報告期初的10.27%,提升至報告期末的12.24%。
相比之下,百多安的研發費用占營收的比例,則由10.37%下降至6.88%,報告期末的投入金額為688.61萬元,遠遠低于其他費用。
不僅如此,2020-2022年間,百多安的銷售人員分別為189人、190人、155人,同期,同行可比公司邁普醫學的人數僅分別為55人、56人、56人,而行業平均值則為85人、102人、105人。
百多安在回復文件中解釋,不同于骨科、人工硬腦膜等成熟領域,行業內取得PICC產品注冊證并開展規模化銷售的企業較少,公司需要規模更大的銷售團隊進入基層市場,進行持續的市場教育和開拓經銷商渠道。
百多安不僅銷售人員數量遠高行業水平,其管理人員隊伍亦如是。
2020-2022年間,百多安的管理人員數量分別為79人、82人、84人,同期,三友醫療的人數分別為26人、37人、37人,而行業平均值則為38人、47人、48人。當然,百多安也對此給出自己的解釋,原因在于精細化分工需要較多的管理人員,并且還可以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
而在業務推廣方面,百多安還曾因“關系戶”問題而引發外界關注。報告期內,其部分市場推廣服務商由員工或員工親屬持股、擔任職務。不過,百多安也表示,已經于2022年一季度對此進行整改,自2022年4月起,上述情況已經不再存在。
實控人夫妻突擊大額分紅
根據工商信息變更歷程,百多安前身系成立于2003年的“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稱“百多安有限”),注冊資本100萬美元。
2019年,百多安有限啟動股份制改革,完成后股東人數由創立初期的2人增加至8人,齊河百多安持股64.78%,為第一大股東,同時持股超5%大股東共有4名。
報告期內,百多安分別進行一次股權轉讓及增資,最后股東人數增加至11人,齊河百多安、國科瑞華、上海錫宸仍為前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58.13%、9.05%、8.77%,齊河百多安為控股股東。
明面上,百多安另外2名股東張海軍、郭海宏合計持股比例雖未只有3.36%,但二人合計持有齊河百多安70%股權。意味著,張海軍、郭海宏二人合計間接持有百多安61.49%股份,為百多安實際控制人。并且,張海軍與郭海宏二人為夫妻關系。
資料顯示,張海軍生于1968年,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百多安董事長、總經理,兼任同濟大學血管介入研究所兼職副所長、兼職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海軍妻子郭海宏生于1967年,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百多安董事、副總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開啟上市前夕,百多安于2019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分別大額現金分紅3000萬元、4539萬元、2031.48萬元,合計分紅9570.48萬元,占當期合計凈利潤9267.23萬元的103.27%。
此舉同樣引發上交所問詢。百多安回復稱,因經營狀況良好考慮股東回報等因素,采取現金分紅具有必要性。
在歷次分紅中,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張海軍、郭海宏夫妻無疑是最大受益人。
具體來看,齊河百多安、張海軍、郭海宏歷次合計分得現金1929.15萬元、995.51萬元、1302.73萬元,占分紅比例達到64.31%、21.93%、64.13%。其中,2021年的分紅中,有100萬元分紅用于理財,另有1078.72萬元用于購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