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控機制不完善 核心管理人員頻頻離職 中小基金公司治理之憂
相關信息顯示,今年新華基金新增多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院均為北京金融法院,執行標的金額合計近11.7億元。此前,新華基金還曾收到監管部門行政監管措施。...
“屯殼”行為失去土壤 并購基金將迎新機遇
發行條件大幅優化,可預期性顯著提高。注冊制僅保留了企業公開發行股票必要的資格條件、合規條件,而且有關標準體現了簡明化、透明化、通俗化的特點。無論是對擬上市企業,...
匯添富基金袁建軍:市場正在重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三穩”。第一次在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系列還是2018年,當時的觸發因素是中美貿易摩擦,提出了“六穩”。當時也是剛剛開完十九大不久,現在也是...
卸任部分在管產品 多位知名基金經理“減負”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基金經理“減負”卸任在管基金產品,可能是出于工作安排調整、工作變動等原因,但是也有不少基金經理希望自己在產品管理方面能夠更加聚焦。...
“頂流”丘棟榮兔年首份策略曝光!基本金屬最被看好且配置最多
基于對2023年國內經濟強勢復蘇的信心和中國經濟政策轉向的判斷,丘棟榮表示,一是更關注跟國內需求相關的產業和行業;二是在此基礎上,更關注盈利的彈性或成長性,而非將穩...
私募看好A股中期表現 做多“數字經濟”主線
富鉅投資首席投資官唐弢表示,6日的市場回調主要受上周末外部消息面事件性因素影響,北向資金全天出現明顯流出。整體來看,相關因素對市場的中長期影響有限。春節后,國內...
明星基金經理“開門迎客” 增量資金逐漸“就位”
資料顯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的基金經理為2020年偏股型基金業績冠軍趙詣,該基金成立于去年10月18日,首募規模近百億元。成立不到4個月,該基金決定“開門迎客”。...
近1.6萬次!“基金經理已出門幾天了!”機構忙調研 這一領域最受關注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超500家A股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投資者調研,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子、計算機等領域上市公司普遍受關注,不少硬科技公司甚至獲機構多次調研。...
怪哉!多只基金“掉粉”逾90% 只因業績太好?
盡管長期、短期業績均有不俗表現,但令人費解的是,根據該基金披露的去年四季度末報告數據,截至2022年末,銀河智聯基金的資產規模僅有1.2億元。對比高達7.82億元的初始...
創新藥擔綱反彈急先鋒 醫藥主題基金迎來暖春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領漲基金的前十名,平均規模僅有10.1億元,漲幅最高的國金鑫意醫藥消費規模僅為4.65億元,圓信永豐醫藥健康、興華創新醫療6個月持有與東財創新醫療6個月...
北證50指數表現吸睛 主題基金業績分化
雖然指數表現亮麗,但投資北交所上市公司的主動和被動主題基金業績分化相對明顯。
績優基金頻發限購令 不再追捧“大規模”
基金規模的快速增加會對中小盤風格為主的基金經理帶來更高挑戰。整體而言,績優基金限購更多是出于保業績的需要,而在單位凈值較高時限購也能夠避免追高資金的受損。中國證...
公募基金倉位再創新高 “88%魔咒”來了?不要慌 除了4000億“子彈” 還有這些!
隨著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報披露“落下帷幕”,從總量數據來看,權益類基金的整體倉位創下歷史新高,有市場人士擔憂“88%魔咒”或再現。...
創金合信基金2023策略會權益主題專場舉行 胡堯盛:看好白酒和港股的投資機會
從國內基本面角度看,疫情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一方面導致不少中觀和微觀主體的基本面變得不那么好;另一方面,全球的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未來前景的信心發生了動搖,使得香....
風翻疊嶂2022!華寶基金的“披荊斬棘”與“逆風而進”
基金名將劉自強閃轉騰挪、精準落子,其管理的華寶動力組合基金A(240004),2022年度逆市斬獲了6.44%的正收益,業績在1177只同類基金中高居第8(前1%);關注“英雄落難”投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