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基金量化指數:與行業同頻,與創新同行
目前,招商基金管理著業內規模居前的被動指數基金和一批業績突出的主動量化基金,由量化投資部承擔投資管理職責。
招商基金資產配置的“求變”與“不變”
招商基金資產配置與FOF投資部正是成長于公司投研精誠協作的沃土。在20年的發展歷程中,招商基金多年凝練的投資能力,在資產配置與FOF投資、以“固收+”為代表的多元資產投...
頭部私募頻頻加倉 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發聲看多
月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半夏投資旗下宏觀對沖產品權益類凈倉位達87.8%,相比于2022年11月末79.1%的權益類凈倉位,提升了8.7個百分點。...
沖積資產10只基金2022年跌超30% 5只累計收益率虧損
從陳忠管理的幾只基金看,均成立于2021年7月或8月間,但經過去年的下跌后,截至最新凈值截止日2023年1月6日,其累計收益率都虧損10%以上,凈值在0.8元附近徘徊。...
定增市場持續回暖 公募參與熱情高漲
截至1月10日,2023年已有十余家公募基金公司相繼披露旗下基金投資非公開發行股票結果。根據行業分類,公募基金參與定增個股覆蓋了發電設備、餐飲旅游、食品、文化傳媒、....
主動權益基金去年四季報登場:基金樂觀看待后市 股票倉位進一步提高
從基金調倉路徑來看,有的基金重點布局困境反轉板塊。例如,華富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李孝華表示,去年四季度聚焦于航空、酒店、餐飲、景點及機場等旅游相關板塊,側重于挖...
十余家私募開年領罰單 監管出手促行業正氣
嚴監管背景下,“偽私募”“亂私募”出清速度明顯加快。中基協數據顯示,2022年中基協對803家私募管理人開展自律檢查,注銷私募管理人2217家。其中,主動注銷管理人數量為2...
樂觀情緒提升 多只權益類基金“開門迎客”
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取消大額申購門檻有多種可能:一方面,2022年末排名戰已結束,一些基金不再需要限制規模;另一方面,一些基金經理看好2023機會。此外,基金分紅結束也會...
養老早規劃 現在就出發 農銀鑫享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正在發行
作為一款養老目標風險基金,農銀鑫享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成立時預設風險水平,錨定“穩健級”風險偏好,方便投資者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進行選擇。值得注意的是,未...
看好A股,外資加購核心資產!MSCI中國A50ETF獲納入ETF通
ETF作為一種成本較股票更低、且投資更加分散化的品種,在香港及海外市場擁有較高的認可度。在納入互聯互通范圍后,進一步便利了境內外投資者參與兩地資本市場,增強了A...
年度業績宣傳“不卷了” 公募生態加速優化
在短期績優基金業績快速“變臉”屢見不鮮的情況下,公募行業逐漸厘清業績來源,將時代的貝塔和自身的投研能力有所區分。梳理來看,近二十年冠軍基金的變遷背后,正是我國宏...
這些公司預計去年大賺超百億 多位公募“頂流”已提前布局
業內人士對后市繼續保持樂觀,建議關注高端制造領域“安全”這一長期主線以及需求場景恢復下消費板塊的投資機會。......
密集調研 調倉換股!基金經理搶先布局全年投資“勝負手”
從最新持倉情況來看,中小市值公司成為重點加倉方向。在業內人士看來,2023年宏觀經濟有望企穩回升,當前A股估值具有較強吸引力,后續較為看好高端制造、消費、醫藥等具有....
消費板塊即將“王者歸來”?
從持有體驗來看,消費板塊不僅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長期回報,同時波動較小,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復蘇勢能積蓄,連續5日凈流入超15億份!這只ETF什么來頭?
2022年的資本市場經歷了多重沖擊。全球來看,年初爆發的地緣政治沖突仍未完全平息,美聯儲年內累計加息七次,流動性持續收緊。國內方面,疫情出現反復,經濟承壓。這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