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10:57 | 來源:未知 | 作者:實習記者魏瓊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方面樓市持續下行,一方面印花稅等樓市降溫措施仍在繼續,開發商推盤積極性降低,數據顯示,全港5-6月僅3個全新盤推售。
香港樓市經歷了漫長的冰川時代,即將徹底掉入冰窟窿。
6月29日,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指出,對香港短期經濟前景持負面態度,因經濟持續受到挑戰(例如亞洲區內貿易下跌,香港本地經濟疲弱,大陸人到香港買樓需求下降、未來數年供應顯著增加等),香港樓市存在下行壓力,預期樓價至2018年或再跌35%。
銷售額跌23%
一方面樓市持續下行,一方面印花稅等樓市降溫措施仍在繼續,開發商推盤積極性降低,數據顯示,全港5-6月僅3個全新盤推售。
為了促進銷售,開發商在各方面給予購房者優惠,除了貼市價或低價促銷外,還推高按揭成數搶客。繼新地元朗PARK YOHO 1B期破天荒開創120%貸款后,長實地產的元朗世宙推出升級版,貸款比例高達123%。
從數據來看,開發商的積極促銷措施對于樓市效果不大。據香港《大公報》報道,2016年上半年,香港一手住宅銷售5600宗,吸金逾650億元,同比下降33%及23%。
香港樓市自去年9月高位回落后一蹶不振,今年以來的最好成績為4月份,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4月香港住宅樓價指數報273.1點,回升0.7%。樓價終于終止連續六個月的跌勢,也是連續9月以來最好的成績,但也是曇花一現。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扣除物價變動影響,今年第一季度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實質增長7.2%,環比下降0.4%,遠不及市場預期。GDP增速受影響也存在樓市低迷的原因,香港經濟高度依賴外需,在國際貿易低迷,香港首當其沖。
內地資產撤退,也給香港樓市帶來較大沖擊,年初開始,香港多處物業遭遇“銀主盤”拍賣。
當業主無力履行按揭合約,或無法清償債務時,而被債權人經由各種司法程序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將債務人名下房屋拍賣,以拍賣所得價金滿足債權。而在過程中遭到拍賣的房屋就是所謂的法拍屋或銀主盤。
數據顯示,遭遇銀主盤拍賣的大部分是大陸買家,因經濟不景氣,實體經濟受損,資金短缺,無力償還貸款或者拍賣實現資金套現。
而香港中介的櫥窗里均以降價、抄底吸引買家,在國際局勢撲朔迷離,經濟持續不景氣之下,香港樓市或許將迎來更大面積的降價潮。
下跌仍將繼續
對于香港樓市的未來,機構以及業內人士達成一致共識:仍將下跌。
香港頂級富豪李兆基公開表示,他認為未來一年香港整體樓價可能再下跌10%。同時,他建議投資者們暫時不要炒賣物業,因為樓價還會下跌。
李兆基也以實際行動證實了自己的觀點,今年3月,李兆基決定出售公司旗下30項香港非核心物業,加入折價盤的行列當中。
德意志銀行則認為預期香港樓價至2018年或再跌35%,根據德意志銀行的判斷,香港樓市下行噩夢將持續到2018年。
在房地產與金融資深評論人黃立沖看來,香港樓市處于高位,已超出市場購買力,存在下跌的壓力,預計未來2年內將下跌20%。
樓市受多方因素的影響,香港銀行提高貸款利率,對樓市會形成打擊;香港高端、豪華駐住宅很大部分是受到大陸購買力的支撐,大陸資金的撤出給香港樓市形成沖擊。
樓市是資金聚集之地,香港經濟與國際經濟、國際局勢緊密相關。目前脫歐帶來美元加息推遲,對香港樓市帶來緩沖的效果。
黃立沖表示,英國脫歐后,國際經濟以及局勢的不確定性增加,香港歷來是資金聚集之地,港元與美元捆綁,或許將迎來更多的資金進入香港避險,香港資金大幅流走的可能性減少。
其認為,“深港通”開通已經提上日程,開通之后便利大陸與香港之間的聯系,國家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對于兩地之間資金的流動帶來利好,或許將進一步推升香港樓市。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